close

龍應台與台灣的文化迷思



博客來

博客來

嗨!

您正在找 龍應台與台灣的文化迷思 這本書嗎?

這本 龍應台與台灣的文化迷思 在博客來就可以買的到!

而且在博客來訂購 龍應台與台灣的文化迷思 還享有優惠價唷!

還有博客來會不定期的舉辦一些如購物金贈送或是使用折價券折抵的活動,

購買 龍應台與台灣的文化迷思 自己可以選擇是否要使用7-11取書(貨)服務,亦或是選擇使用宅配到府服務,真的很方便!

底下是 龍應台與台灣的文化迷思 的內容簡介



2003年6月13日,龍應台發表〈在紫藤廬和Starbucks之間〉一文,7月在各地媒體同步刊登〈五十年來家國-我看台灣的「文化精神分裂症」〉,激起了華文世界激烈的文化論辯。龍應台文章內容輻射的國際化/本土化、中國文化/台灣文化諸問題,無意間點燃了台灣社會積鬱已久、遍地可見的爭執火線。饒有興味的命題是:龍應台文章包藏的能量為何如此巨大?為什麼它既能激動人心又令反對者深惡痛絕?接續大眾媒體與網路論壇「挑戰龍應台」系列文章之後,紫藤廬舉辦「龍應台與台灣的文化迷思」系列座談的自我期許,願望發自不同社會位置、抱持不同文化觀點的議論,在紫藤廬一貫秉持的開放對話空間裡,進行台灣文化圖景的辨證與重組。本書為此一系列座談會的紀實。文化是運動中的生命體,而非僅是觀念意義的容器;文化是精神堅持的披荊斬棘,而非僅是裝飾生活的嘉年華,瞥見紫藤廬安然閑適神采奕奕,思索台灣文化也應作如是觀,期望台灣文化畢竟寬容大度。

  • 出版社:唐山出版社

    新功能介紹
  • 出版日期:2005/06/20
  • 語言:繁體中文


商品網址: 龍應台與台灣的文化迷思

博客來











基礎社會研究法:質化與量化取向(修訂版)



The Invisible Citizens of Hong Kong



社會工作概論



社會學(SOC, 2e)



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第十八卷第一期)2014.06月



Understanding South Asian Minorities in Hong Kong



原住民族的主權、自治權與漁獲權



Tea in China:A Religious and Cultural History



社會學



專題製作-問卷調查篇-修訂版(第二版)



定向行動



社會科學概論:多元觀點的透視(第二版)





博客來網路書局









兩極化與分寸感─近代中國精英思潮的病態心理分析(平)



兩極化與分寸感─近代中國精英思潮的病態心理分析(精)



社會政策與社會行政



社會政策分析



馬克思論方法



韋伯社會科學方法論釋義



臺灣社會的變遷與秩序(政治篇)(精)



鄉村社會學



理性化及其限制



東歐的新馬克思主義



馬克思主義的若干理論問題



晚期馬克思主義



鄉村發展的理論與實際(平)



松下理想國



一九九一文化評論

博客來書局

都市社會學理論與應用





博客來

商品網址: 龍應台與台灣的文化迷思

博客來



本月7日凌晨,美國私人企業SpaceX的「獵鷹重型」火箭在美國佛羅里達州首次發射成功。此次里程碑似地發射成功,不僅令全球輿論關注,更攪動了中國大陸輿論的一池春水。



攪動了中國大陸輿論的一池春水的不是別人,大陸官方媒體意外地發了多篇文章,盛讚SpaceX的成功。《人民日報》發文指出:美國人凌晨完成一項壯舉,告訴我們中美差距還有多大;參考消息則稱:作為一家美國民營公司,SpaceX在把人類與宇宙關係更推進一步的同時,也給所有中國人上了一課;北京《環球時報》自承中國追趕美國的路還很長。

在大陸輿論探討的過程,令人耳目一新的是現有的體制問題被多次提出與反思。中國改革開放的過程中,國家一直仍居於主導的地位,其他類型的所有制只居於輔助的角色,以至於外界往往以「市場經濟下的國家資本主義」一詞來描述中國的經濟改革模式。在此模式之下,許多與國家核心相關的產業,例如航太產業或過去的芯片產業,仍然維持著傳統社會主義國家的特徵:舉國家的力量動員全國的資源投入來達成計畫任務的「舉國體制」。

當然,以舉國之力重點突破某項計畫當然不乏成功的案例。例如孤立的北韓與伊朗等國均能夠不計成本地自行開發能夠進入地球軌道的運載火箭。然而,國家的動員力量仍有時而窮,市場的力量卻反而無窮無盡。SpaceX公司真正驚艷的成功在於她作為一家私營的上市公司,從市場融資,並依賴市場分散營運風險,以極少的人力物力完成其他國家必須以舉國之力才可能完成的工作,並且以民營經濟特有的低成本大量標準化思維,開發極具開創性的火箭回收技術,將原本的沉沒成本轉變為變動成本,大幅降低了未來火箭發射的標準成本。SpaceX的火箭創造了當代航天的高度,攪動了長久以來為國家壟斷的航太市場,也創造了整個新的民用商業市場。因此,2018年將會是真正的商業航太元年。

中國改革開放的經濟奇蹟也多是由活力充沛的民間部門或所謂的「三資企業」所創造。中國近來「新四大發明」的高鐵、移動支付、共享單車、網購平台,除高鐵外的3項,也都是民營企業的創新之舉。近來中國企業在全世界的市值排名突飛猛進,中國互聯網巨頭阿里巴巴和騰訊控股市值均突破4200億美元,分別以4336.4億美元和4235.4億美元位列全球第7位和第8位,已經超過大半國家的GDP。

這表明這些互聯網巨頭在資本市場所能調動的資源能力,已經超過世界上絕大多數的國家,與蘋果、谷歌、微軟、臉書、三星等公司並列。在新興科技公司的市值排名上,來自中國的人工智慧新聞推送公司「今日頭條」的資本市場估值,甚至還超過此次發射獵鷹重型火箭的SpaceX公司。可見只要中國企業正確地擁抱全球資本市場,「以一公司敵一國」並不是不可能。關鍵是中國自身如何持續地改革體制,讓民營經濟的創新活力與生產力得到充分的發揮。

中國從改革開放以來的飛速進步和綜合國力增強為世界第2,均是不可否認的事實,特別是在國家持續增強的過程中,並沒有以犧牲人民生活水準為代價,大陸人民生活的改善與消滅貧窮的成績是舉世公認的奇蹟。在此前提之下,大陸官方願意坦然承認中美科技實力差距仍大,其實給外界的觀感反而是正面的。落後並不可怕,只有實事求是地面對自己的不足,才能奮起直追。

不妄自菲薄,也不盲目自信自欺,是中國仰視美國百年以來科技力量積累的正確態度,更要學習美國的經濟體制,以更大的幅度鼓勵民營經濟參與國家創新計畫。科技創新更應不分體制,誰行誰上。真正可怕的是不願意面對自身的問題,甚至徹底亢奮,攻擊抹黑,不承認任何差距,猶如大陸文革時期蔑視對手,侈言超英趕美,猶如現在的北韓面對美國,也猶如台獨面對中國的崛起一樣,純粹是自欺欺人。(作者為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副教授)

(中國時報)


AC3FC6A0823B5BFE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dr33lz51l 的頭像
    bdr33lz51l

    博客來-博客來網路書店

    bdr33lz51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